新闻资讯
建筑设计im电竞官方网站手机app下载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从广义的建筑学来看,对生活空间内部的设计和改造都理应纳入建筑设计的范围,但室内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绝不是简单的附加关系,而是宏观的规划与微观的细分统一于有机的建筑整体。也就是说室内设计延伸了建筑的空间体验维度,同时建筑设计的精神又渗透于室内的人性意境当中,它们相互贯通,彼此融合。更何况在当今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各类建筑都提出了更高层面上的诉求,出现了室内设计“建筑化”,建筑设计“人性化”的趋势,也就更加凸显了他们之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联系。总之只有建筑设计的宏观框架是不完美的,而只有室内设计的细节表现也是不可行的,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好前提,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和深化,只有使二者有机结合,协调配合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功能合理,赏心悦目,内外兼修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分属于不同的设计单位和行业,而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又占主导地位,室内设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者在实际工程中很难结合完美,存在着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立意矛盾,进度脱节,配合失当的种种问题。具体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有主观认识的因素。如果有的建筑师只考虑本专业、本阶段的任务,与室内设计师在合作的观念和行动上缺乏主动性,各自为政,而将冲突和问题留给开发商后期去调整和解决,不仅降低了设计的统一性、完整性,更使得工程后期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改造成本。其次由于对前期市场调研,策划定位产生的偏差就可能造成室内设计未能契合建筑宏观的意象。室内设计师因为专业原因常常表现出缺乏整体操控能力,对建筑设计指导内容理解不够时又未能及时向建筑设计师询问,或这对交互部分设计内容不够重视或分析不到位。一方面是由于室内设计的空间参照物和室内效果的载体不同于建筑的大框架设计与空间结构组合,但恰恰结构部分对室内设计的合理性又常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对彼此牵制,这种交叉部分的内容对建筑的整体性有着重要影响,配合不利容易造成建筑与室内之间尖锐的分歧与矛盾。通常我们所指的交互设计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平面柱网布置、交通疏散流线、功能或消防分区、设备管网布置。这些对室内设计师来说,要充分了解和考虑消防规范、设备要求、结构安全性等种种因素,避免在设计中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构造、材料或把消防通道堵住的情况发生。认清了目前业界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不难看出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有机结合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行业都已进入市场化阶段,二者实现有机结合,改善空间体验在今天显得尤其重要。如何使两者的合作顺利进行还需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笔者认为明晰上述两方的职责和设计内容,促进相互间的沟通,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合作是求得共赢的关键。

  在西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建筑学成就卓越,室内设计行业发展成熟,室内设计成功地结合在建筑设计之中。许多世界著名的建筑事务所和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大师在他们所承接建筑项目中都包括室内设计部分,并且会将其视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笔者就以一些实例,介绍两条基本的结合方法:空间的塑造在人类恢弘的建筑史中,宗教建筑一直是以颗璀璨的明珠,特别是西方的教堂建筑因为外部建筑结构追求垂直向上的高度,室内也以尖拱、尖券、巨型彩色玫瑰窗的形式配合建筑设计营造出了超凡脱俗的空间意象。形式的统一在设计的领域,形式是精神的表现,精神上互相理解,形式上就能实现统一。就如建筑师运用“蒙德里安构成”的抽象元素组成了建筑单体,而室内设计师也可以进行拆分使用,创作出风格一致的家具、雕塑、壁画等等。

  高层建筑因其在空间利用上的优越性出现频率与数量是越来越多 ,在各大中型城市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高层建筑在发挥它巨大空间利优越性的同时 ,也带来让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口多、面积大、层数多、功能复杂并且对信息化的要求较高 ,因此高层建筑对电气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电气设计成功合理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问题不可小视。

  与高层建筑电气关联的用电设备品种繁多。室内、楼梯过道、安全照明等电器照明设备; 货梯、客梯等电梯设备; 生活水泵和消防泵等给排水设备; 冷却塔风机以及水机组等制冷设备; 引风机和鼓风机等锅炉房设备; 排风机、电冰箱等厨房设备; 包括送风机、回风机、风机管盘在内的空调系统送电设备; 包括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等在内的消防设备; 另外,不同用处的高层建筑在用电量上也存在差别,不过总的来说耗电量比较大。再加上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客梯电力、应急照明等还要有分别独立的电源。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作用。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现代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另外,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巧,内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

  现代高层建筑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母线分段数目,与电源进线回路数相适应。只有当供电电源为一主一备时,才考虑采用单母线不分段的结线。电源进线几乎全部采用电缆进线。采用高供高计。但在低压侧,仍装设计费电度表,采用将照明与动力分开的两部电价法。有些地方供电部门又把空调设备的用电,全部划入照明计价系统,一般做法是安装总表及动力表,由总表减去动力表以后,全部为照明电费。采用放射式系统配电方式对高压系统及压干线进行配电。楼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现代高层建筑的竖井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每层楼竖井设层问配电小间。层间配电箱经插接自动空气开关从竖井母干线取得电源。当层数较多负荷数较大时,一般按层数分区供电,或将变压器分散设在地下层、中间层或最顶层。

  电气照明设计, 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造型,灯具布置,眩光控制和调光控制和照明配电线路敷设等。照明设计与建筑装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相互配合,在使用功能及艺术意境方面求得统一。选用高光效电光源,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

  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 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 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现代高层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是十分可靠的。关键是做好金属管线的接地。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 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通常是在4 欧以下。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尽管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已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 仍需要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将主要的建筑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 这对均衡电位,提高安全性都有好处。

  电梯按使用功能分,有高级客梯、普通客梯、观景梯、服务梯、消防梯、货梯、自动扶梯等许多种。按速度又分为低速梯、快速梯、高速梯和超高速梯等。按电流分则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设计人员的任务是要确定电梯台数和决定电梯功能。电梯的配置和造型,不是电气设计人员单方面所能决定的必须与总建筑师或总体交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才能确定。

  现代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及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四个部分,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和消防中心, 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消防中心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和消防指挥。关于高层建筑中消防用电的设计问题,涉及到其他许多学科,而且规模越大,功能越多,控制内容越广泛,设计内容也就越复杂。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 ,存在设计施工人员将容量负荷较小的消防设备及其使用电源直接接引在非消防供电回路的情况 ,一旦发生火灾 ,在消防人员会切断与消防设备无关电源的情况下 ,消防设备电源也会被切断 ,这就导致消防设备无发发挥作用 ,将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

  在现代高层建筑具体的设计施工过程中 ,设计施工人员往往对“有关部位”概念理解不深入、不全面 ,导致直接将切断非消防电源的消防控制模块设在民用、常用的低压配电室楼层照明干线回路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势必会在突发性灾难发生时造成消防时断电范围过大 ,给高层建筑中的各楼层住户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现代高层建筑中建筑住宅的本配电箱问题主要表现为进线开关选择不合理 ,通常设计施工人员会选择具有短路和过载功能的断路器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配电级数。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层结构电气设计的内容,总结出一些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本文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设计人员遵从国家相关规范,从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出发,使建筑电气设计更加合理,满足功能完备、适用安全的目的。

  在整个房屋建筑设计当中,防火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建筑物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房屋建筑群密度愈来愈大,特别是住宅小区域商业街较为集中,并且聚集了大量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房屋建筑用电量、燃气使用量必然会不断上升,这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火灾风险。如果防火设计不合理,会进一步加大房屋建筑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在建筑火灾当中,建筑材料由于高温影响会逐渐分解,并且产生大量毒气烟雾,建筑结构受到影响时就可能出现楼层坍塌,导致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在防火设计过程中要围绕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设计,这样才能保证防火设计的有效性,让房屋建筑维持相对安全的状态。

  防火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预防火灾以及出现火灾时尽最大可能保证人员安全。因此,在防火设计当中要对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相关因素进分析。通常情况下,当房屋建筑出现火灾后,内部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于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及安全疏散时间的相对值。若所需安全疏散时间低于安全疏散时间,即认为安全疏散设计是合格的;若所需安全疏散时间高于安全疏散时间,则认为安全疏散设计不合格。在建筑火灾发生过程中,多数情况下燃烧是不完全的,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相对于明火,烟气才是建筑火灾当中对人们生命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出现火灾后,烟气与火灾会从起火区向非起火区逐步蔓延,并且烟气会蔓延较长距离。一定时间内,与起火区相连接的通道、房间等会成为烟气蔓延的通道,也会对火灾险情抢救产生严重阻碍。在烟气当中存在大量有害气体,如CO、CO2等。其中CO浓度超过0.2%时,便可能造成人体中毒;CO2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引发视觉障碍,甚至导致意识丧失,最终致死。除此之外,热辐射也会对人员疏散产生严重影响。当烟气临界温度达到180℃时,烟气所产生的热辐射会对人体产生直接伤害,进而阻碍人员正常活动,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

  房屋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耐火等级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参数。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分为四级。

  在房屋建筑当中,可利用耐火性能较优的分隔构件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即便某一区域出现火险时,由于分隔构件的作用,也能够将其控制在局部区域内,避免火灾蔓延。防火分隔构件主要包括防火墙、防火卷帘门等。其中防火卷帘门设计时必须达到《钢制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相关标准。防烟分区主要是指将烟尘集中隔离的区域。通过合理设计分区能够促进烟尘从建筑物内部排除,有利于人群疏散。通常情况下,防烟分区要以屋顶向下不低于500mm的梁为界,其主要构件包括挡烟梁、隔墙、挡烟垂帘等。

  总平面防火是房屋建筑防火设计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总平面规划设计时,需结合建筑功能、性质及高度等属性对建筑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防火间距要求。若实际间距无法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则需要构建防火墙。在进行消防车道设计时,尽可能将车道设计为环形车道,尽头车道要设置回车场或回车道,保证车道面积满足相应规范。同时要求消防车道净宽、高不得低于4m,且转弯半径要满足消防车的转弯要求。另外,总平面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防火扑救面位置及场地超度及宽度与建筑物间的距离,保证防火救援工作不会受到限制。

  消防给水系统主要分为分区给水与不分区给水。通常情况下,当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超过0.80MPa时,则采取分区给水形式;若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低于0.8MPa时,则采取不分区给水。分区给水方式当中,并联分区由于各分区相互独立存在,自成体系,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后续维护管理较为困难。目前,减压阀分区给水是最为常见的分区给水方式。该方式系统构造较为简单,建设成本低,且管理较为方便,可同时满足安全要求及经济要求,但需要保证减压阀的质量。

  电气防火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物功能性质,确认消防供电级别。同时,要做好电源、配电线路、电气设备防火设计,确保消防用电不能中断;在出现火险后,能够主动切除起火部位的非消防用电,遏制火灾蔓延。另外,可在建筑内部设置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系统由、温感器、反馈系统等构成,保证在第一时间做出火灾信息反馈。

  房屋建筑防火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具体设计当中,要充分把握建筑本身功能属性及周边环境情况,合理设计,控制细节,尽最大可能降低火灾风险,保证建筑防火的有效性,为人员安全提供保障。

  [1]张永琴.浅谈房屋建筑的防火设计经验[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33-34.

  [2]玉素普江吾木尔江.建筑防火设计应注意的安全问题[J].建筑工人,2013(03):16-17.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针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致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首先,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从建筑本身的节能出发,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企业建筑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其次,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人类社会进步相适应。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居住和生活,建筑设计理念自然应该以当代社会为依托,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与时俱进地提高生活质量。

  建筑的可持续主要包括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生态可持续,而其中能源可持续是最为突出的,它包括了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能源回收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人均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在使用粘土砖、石材、混凝土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在生产加工、制作安装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废水,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第二,大规模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对原有地理环境产生破坏它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区域原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受到冲击,地貌地质条件产生变化,生存条件趋于恶化。

  im电竞官方网站手机app下载

  建筑耗能在我国社会耗能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早在2001 年我国建筑年消耗已达到 3.76 亿t标准煤,占总消耗的7.6%,现在建筑耗能已占到全社会耗能的 1/3(不包括生产建筑过程中的耗能)。当前严峻的现实让我们重新思索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认识到在规划和建筑领域实现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优秀的古建营造,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延续传统文化,回到起点寻找答案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好开端。如果今天的规划师和建筑师能考虑回到母体文化,向古人学习,吸收优秀的华夏文明,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那样我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就找到了发展的根基。中国现代的建设是建立在古人建设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历史环境、场地环境也决定了我们的操作要前尊重历史,后虑及子孙,我们需要担负起承前启后的任务,不尊重历史和文化我们将什么都不能留给后来人。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一个幅员广阔的大国,东西、南北均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地域文化也是我国历史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常讲的环境的一部分,适宜才能够和谐,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上我们要充分挖掘潜在的地域文化资源,将新的创造融合于既有环境中。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对生活习俗的尊重、对地方材料的使用、对当地地理气候的了解等等都将有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与城市环境、地段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我们所要建设的城市或者建筑应该处于谦逊的状态,应该对环境表达出若谷的胸怀,如果我们所有的建筑都能够处于这样的状态,可持续发展也就获得了更舒适的空间,由于对环境的尊重,我们也将因此得到更多的尊重,这是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职业使命。尊重外部环境的同时,也要尊重区域的内部环境。在很多项目的场地中会有旧有资源存在,可能是历史悠久的古建,也可能是经年的老树,这些也是需要我们尊重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把这些资源看作未来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新的创造就有了真正深厚的底蕴,区域也因此将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科技手段在节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太阳能、地能、风能等能源的使用将大大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现代变废为用技术也将有助于资源的节省,如建筑垃圾的再加工处理,中水技术等的使用;智能化技术有利于对能源使用的监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的相关技术等。研发适合中国建设需要的本土化技术、低成本高性能技术,使用自主产权技术将更有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做得还远远不够,不但需要更多的技术研制,也更需要技术的市场化应用。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建筑的形式语言是理性的语言,一切是围绕建构长期和谐环境,有利于城市发展展开的;第二,形式语言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是必须强调的;第三,形式与功能构成有机的建筑,脱离功能的形式与没有形式的功能都是单薄的建筑表现。前两年很多建设刮起的“欧陆风”,近两年屋顶的“飘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站不住脚的。既浪费资源又缺乏对环境尊重的建筑,都是背离可持续发展的。

  我国可持续建筑建设的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更应该加快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协调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可持续建筑。

  im电竞官方网站手机app下载

  [1]庄俊河.浅谈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2(04)

  [2]邹志生.浅谈我国建筑设计如何考虑可持续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7)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为了缓解城市空间压力,因此城市的建筑越来越高。在现代城市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已经成了城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城市的高层建筑几乎已经成了城市发展的象征。随着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的多方面优异表现,渐渐被城市居民所认可,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设计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序,并且高层建筑的耗能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因此在目前的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并在在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综合电气节能及电气安全进行相应的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过程中,电力负荷设备的选择和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对电力负荷参数进行精确的计算,然后才能应用到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中。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时,为了保证供电的可持续和稳定性,通常情况下至少应该设计两个独立电源,而且针对建筑所处地区电网条件的不同和建筑的实际需求不同,还应该科学客观的对建筑的供电电源进行设计。对高层建筑设计多供电电源的目的是,使两个电源互为备用电源,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供电可靠性。除此之外,高层建筑还应该配备相应的应急发电机组,从而在电网大范围断电情况下,能够在极端时间内回复建筑的供电。

  (1)高压配电系统:现代高层建筑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2)计费方式,采用高供高计。但在低压侧,仍装设计费电度表,采用将照明与动力分开的两部电价法。(3)为减少变压器台数,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大于1000kVA。为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正常时变压器解列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4)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放射式系统。楼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现代高层建筑的竖井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高压开关柜。现代高层建筑的变配电室设在主楼地下层,按规定不宜采用油开关。应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标准,选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2)电力变压器。根据防火要求,主楼内是不允许装设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的。(3)低压配电屏。国外低压配电屏的结构,几乎都做成抽屉式,特别是大容量的出线)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建筑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故障率低等优点。

  现代高层建筑的用电量相当大,在确定变电所位置时,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这对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电气照明设计,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造型,灯具布置,眩光控制和调光控制和照明配电线路敷设等。照明设计与建筑装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相互配合,在使用功能及艺术意境方面求得统一。选用高光效电光源,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

  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现代高层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是十分可靠的。关键是做好金属管线电梯电梯按使用功能分,有高级客梯、普通客梯、观景梯、服务梯、消防梯、货梯、自动扶梯等许多种;按速度又分为低速梯、快速梯、高速梯和超高速梯等;按电流分则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设计人员的任务是要确定电梯台数和决定电梯功能。电梯的配置和造型,不是电气设计人员单方面所能决定的,必须与总建筑师或总体交通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才能确定。

  由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而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面临最为严峻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科学合理的进行能源资源节约已经成为了环节能源紧张的有效方法。目前,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人们的节能意识也不断提高,在各个行业中也相应提出了节能要求。在现代的高层建筑中,如何能够有效的对电能进行节约,是目前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通过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充分理解,针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节能问题拟出了以下三个应该坚持的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当前, 进行水利水电建筑总体平面设计时主要包含如下两个内容片是水利水电建筑主体工程平面设计主体工程主要包括水闸、水泵、电机厂房、水坝。二是水利水电工程配套设施平面设计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管理和办公建筑、配变电用房、职工宿舍、锅炉房、活动室等建筑物。在传统的水利水电建筑的设计思想中将总体平面设计的两个部分进行了人为分割役计工作更加注重水利水电建筑主体工程, 忽略对配套设施在总体平面图的展示这会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出现无序、混乱和盲目,进而出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新时期应该将水利水电建筑总体平面图设计的两个主要部分都做到进一步强化, 这样才能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 同时能够优化水利水电建筑的功能区划, 便于水利水电各建筑物之间实现顺畅而有序地联系与沟通使水利水电建筑真正成为一个有机而协调的整体, 以利于水利水电建筑功能的有效发挥。

  水利水电建筑平面设计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和特殊需求水利水电建筑是水工、电气、水利、水机等相关专业的综合因而各专业的布置和建筑需求都应该得到有效地满足, 同时又应该根据水利水电建筑的实际肩效统合不同专业间相互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建筑的功能与效能。在平面设计中要注意水利水电建筑的位置与交通, 要根据意图和实际进行专业的调整,以此来达到水利水电建筑更为有效地使用形成对水利水电建筑空间综合地开发。

  水利水电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反映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特色既要着重年代的特色一起也要体现高科技的运用,既要使用符号的象征意义也要体现文明的见识使水利水电建筑有用展现出个性与理念使水利水电建筑与详细环境和功能相和谐,既不寻求空想也不寻求时髦形成对水利水电建筑个性和特征的强化。要避免在水利水电建筑设计时呈现的照搬和抄袭要在个性、细节上体现出实质的区别这样有利于水利水电建筑设计不断进步层次非常好地为水利水电建造效劳。

  建筑资料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根底, 一起也是体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目的的重要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建筑资料的技术需求、专业性质、色彩、质感进行控制在进步资料质量的一起杰出水利水电建筑资料的功能性和体现性非常好地习惯水利水电建筑的实际需要。

  设计工作不到位是影响设计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因为没有深入理解大纲、缺乏准备材料、对工程要求掌握不足等因素,会影响设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理解,最终导致设计工作不到位。工程设计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学科交织的特点,无意间增加了设计工作的难度。设计工作的不到位在有关文件上很难有明显的表现,唯独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有所体现。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复杂性,往往需要用到多种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同样,设计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烦琐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同努力、配合工作。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设计人员专业能力差、缺乏责任心等问题,致使设计方案出现多种低级错误。缺乏高度的责任意识,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的社会,有太多人都把目光放在速度上,过度追求高速高量,这种一味追求速度的结果,便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细节方面的工作没有充足时间的思考,设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这种思想还会导致对工程设计的质量监控工作流于表面。本身的设计质量就不高,再缺乏细致的审核,如此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就不难想象。而缺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设计工作一旦投入使用,其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便可想而知。

  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是衡量方案可靠性和实用性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对方案的投入金额、产值回报、施工技术水平、所需时间金钱等各方面的比较,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案,不仅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还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水平。然而,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出现了项目垄断的现象,有些施工单位企业占领了市场,致使施工设计方案单一,根本没有比较工作可言,这种现象对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管理。做好设计的前期工作是做出优秀设计的重要前提。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并结合当地的地质、水文、资源等因素,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要保证工程本身的实用性、可靠性,还要顾及工程项目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满足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要求。

  无论是什么样的工程建设,人都是项目建设中的主力,人的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本身的质量。所以说,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施工单位必须招收优秀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最后,要不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这不仅能在从业人员中树立良好的口碑,还能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可谓一举两得。

  要想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符合要求,除了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和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质量监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完善质量监控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只有设计者将责任二字牢牢记在心间,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工程图纸。其次,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和监控体系。企业和有关单位应该积极开展质量勘测设计工作,对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等现象的发生。在项目核实的最后,还要对整体质量进行把关,在一切都属实合理的情况下,才能签字盖章。

  通过建立招投标制度,可以引进竞争机制,防止某个单位发生行业垄断现象,还能促进优秀设计方案的出现。另外,行业竞争能够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危机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主动精心设计。而且,各种设计方案的涌现增大了选择空间,对工程的质量控制非常有益。

  水利水电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和技巧性高度结合的工作应该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提高细节和重点的关注使水利水电建筑能够在设计阶段得到充分地强化, 进而为实现水利水电建筑的功能打下基础。

  [1]翟东.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2]孟旭. 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筑设计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8).

  [3]韦光林.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筑设计探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2).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但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质量保证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课题,同时,高层建筑耗能浪费的现象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对供配电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介绍对领先国际贸易中心的相关的电气设进行系统阐述。

  领先国际贸易中心总建筑面积44595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33606平方米 ,地下面积10989平方米 ,地上一至四层为商业用房,五至二十七层为办公用房, 大楼裙房为商业用房共四层,高度为17.70米,大楼建筑总高度为97.00米;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为一类高层建筑。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着决定性作用。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本工程消防负荷按一级负荷配电,客梯电力、地下室照明、楼梯照明、走道照明、生活水泵、商场照明等负荷等按二级负荷配电,其它设备按三级负荷设计。总用电负荷约为2822 KW,需配1250KVA变压器2台。

  本工程由不同区域变电站引来两路10kV电源,10kV系统设计为单母线分段,中间有联络柜,正常工作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供全部负荷。这样做既方便检修又可达到供电要求。此方案表面上符合供电要求,但是因为国内各地区的大电网都是并网的,电力网内的各种故障均可能引起全部电源进线同时失去电源。多年来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很多电气故障难以限制在某一范围内部,因此,即使设计中采用了两路市政电源,也很难保证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所以还须增设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作为第三备用电源。

  本建筑配电电压采用交流220/380V。联接形式采用TN-S系统。考虑本建筑用电量较大,变配电室位置应选择在负荷中心区,以树状的方式进行配电室分布设计,故在一层设专用变配电所一座,采用户内组合变的形式,内置2台1250KVA干式变压器柜。设高压配电所,并设一间电力值班室。

  (1)配电系统主要由配电变压器、低压主开关柜、垂直母线、各楼层的配电箱和其后的分支电路组成,变压器低压侧出线经低压主开关柜中的母线接至垂直母线,各楼层设母线插接箱,由插接箱引至各楼层总配电箱,由总箱引至各室末端配电箱。末端配电箱是按照办公室的不同功能来分设的,目的是便于管理、检修。地下室其它动力设备,如水泵、电梯、风机等由低压配电屏双回路放射式配电,这些重要动力负荷要求在末端配电箱设双电源自动转化装置,使供电更可靠、更安全。

  (2)本工程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放射式系统。楼层配电则为树干式和放射式结合供电的供电方式。配电设备中的主要部分是干线。建筑的电气竖井采用密集型母线槽和电缆结合的方式。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每层楼竖井设层间配电小间。层间配电箱经插接自动空气开关从竖井母干线)一、二级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专用电缆供电,并在最未一级配电箱处设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电缆均采用耐火电缆。

  (4)功率因数按规定应补偿到0.9~0.95。无功补偿都采用集中补偿方式。为降低变压器容量,多集中装设在低压侧,电容器柜与配电屏放在一起,但必须采用干式移相电容器。

  本建筑防雷等级为二类。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从45m以上,每两层建筑物外墙四周梁内两根主钢筋与楼层主钢筋焊接成一体形成均压环,均压环应与作为防雷引下线的主筋可靠焊接,钢门、钢窗、阳台栏杆、玻璃幕墙、空调室外机预埋接地板均应与均压环焊接。为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引起的内部过电压,除在变压器高压侧的各相装设避雷器外;在变压器低压侧装一组浪涌保护器(SPD)、楼层总配电箱和每层商业总配电箱亦设置一组浪涌保护器(SPD)。信息传输电缆进入建筑物处采用专用避雷装置,用以防止电源系统的直击雷和感应雷对设备造成损坏。本工程设有防雷接地、变压器中心点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和弱电设备接地等。采用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im电竞官方网站手机app下载

  照明光源选择应从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启动可靠、方便快捷、性能价格比高等方面选择高效光源。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应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 管),推广使用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以及电子变压器等,公共建筑场所内的荧光灯宜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宜采用电子触发器,灯具功率因数不小于0.90。

  改进灯具控制方式,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或装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电方法。根据照明使用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触摸延时开关、声光延时开关和人体自动感应开关)。

  (1)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和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性和工作时间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等。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有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合理选用电动机的启动调速方式。注意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对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可以采用变频调速器,可提高电机在轻载时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种节能方式亦可采用软起动器,它起动平稳,从起动到运行,其电流变化较小,可保证电网电压波动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同样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本工程电气系统的设计情况的介绍,我认为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应从总体考虑其经济指标,才能取得最佳的技术及经济效果,真正做到高效、节能、舒适。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

  依据建筑设计提供的空间环境理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建筑中的内部空间进行科学合理布局,通过对多种技术方法和艺术手段的应用,对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考虑,从而指导空间美学,最终打造出一个符合人们心理要求和生活需求的内部环境,使建筑内部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艺术、合理。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一方面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上的需求[1]。建筑设计是在原建筑基础上,为人们提供建筑实体组合、不同性质的内部空间。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对建筑外部的空间环境改变。此外,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要与建筑物相匹配,在建筑的实际功能中能够满足应用的需求基础上,满足人们在审美上的要求。

  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建筑学内容,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分离。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并且无法分割[2]。一个良好的建筑由内空间设计、外空间设计两个部分共同组成。虽然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建筑设计是建筑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并且注重综合性。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建筑物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的合理安排;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外部条件间的相互配合;建筑外部构造方式;建筑内部与外表的艺术效果等[3]。室内设计针对建筑室内具体空间环境的详细处理,通过对室内空间造型、色彩、照明、装饰等各项内容,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筑设计与空间设计两者之间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在综合性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1)室内设计要在建筑设计的支持下完成,也可将室内设计看成建筑设计的深入与延续。两者可以用工作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将建筑构架是否完成作为界限,完成前为建筑设计,完成后则为室内设计。很多时候,建筑可以存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是室内设计则不同,室内设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物的内涵以及审美意义都会发生巨大改变。(2)室内设计涵盖的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延申。从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室内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室内装修设计、空间设计、建筑设计等多项内容,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各项内容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确保设计的合理性,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

  由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要同时进行,由于建筑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及时,在具体施工中,经常需要对建筑进行补充或拆除,导致人力、物力的大量损失,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经济因素。经济会对建筑造成直接影响,充足的资金,是确保工程能够在工期内,保质量完成的基础,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筑设计师在努力的设计也是徒劳,资金存在问题,施工方无法依照设计施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装修和装饰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筑在设计阶段要有较高的标准,否则无法对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弥补,最终将会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2)业主干涉。业主干涉是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见的一项内容,虽然业主干涉的初衷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4]。但是多数业主都的不具备专业能力,其对设计的理解不全面,无法从宏观方面理解建筑设计的整体功能,会给设计师提一些不好的建议,最终导致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无法全面落实,设计方案的连续性被打断,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将变得不完美。(3)设计师在认识上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在设计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致使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如果建筑设计过程中,室内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表现的思想存在差异,将会使整个建筑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4)设计不匹配。建筑行业针对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在程序上是先开展建筑设计,待建筑的主体施工结束后,再进行室内设计。进行室内设计时,建筑设计已完成,无法更改。室内设计师无法通过与建筑设计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导致建筑室内外出貌合神离的情况。(5)空间功能的改变。建筑空间功能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前期设计思路出现了问题,建筑的实体建成后无法对其进行更改,只能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变,这也增加了建筑室内设计的难度,再完美的室内设计,也无法弥补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现代建筑施工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分析可知,建筑主体施工要先于室内装饰施工,两个施工阶段全部完成后,才能构成以一个完整的建筑,具体施工中会面临许多工序环节、工种,因此要对各项内容严格管理。例如,某大厦500多米高,在具体施工中,不能等建筑主体结束后再对建筑的内部进行装修,要在建筑下部主体的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便开展下一步施工,各个环节要紧密相连,如果一个部分发生问题,工程的整个工期都会受到影响,并且费工费料。由此可见,在方案实施阶段,要协调室内设计方案与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师在工作中受权责限制,无法对施工进行全程监督,因此要有效的执行方案,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业主要求。

  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对于建筑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要相互协调和统一,在创造设计作品中,要将两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建筑在色彩、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能够达到一致,提高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

  [1]陈永昌,苏宏志.建筑与室内的一体化设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室内设计过程[J].室内设计,2005,(1):2-9.

  [2]徐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在“时空”维度中的关系[D].河北大学,2007.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线.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整合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分析目前各大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整合的思想,着重论述了价值导向、基本理念和整合要点,以服务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培养要求,最后对该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